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韭菜投资学借助基金季报与指数成分股数据,测算国家队在二季度净买入约2100亿元,三季度持仓未见明显减持,表明其稳定意图仍在;同时结合2015年救市经验,指出国家队往往在市场估值偏高且自身持仓成本较低时才逐步退出,当前浮盈约50%。

基金三季报披露完了,又可以看国家队动向了。

进入三季度之后,A股大涨了一波,国家队有没有趁着高位减持呢?

太长不看版答案:截至9月30日,没有减持。

下面详细说下观察国家队动向的原理,以及二季度、三季度国家队的具体动作。

国家队自去年以来入场增持,增持主体是中央汇金和其子公司汇金资管,增持对象主要是宽基ETF。当国家队增持ETF时,做市商(通常是券商担任)就会从市场上买入ETF的成分股,再将成分股合成ETF份额来卖给国家队,借由这种机制,国家队买入ETF的力量就会传导到成分股上。

基金在半年和年度两份定期报告中,会披露前十大持有人及其持仓数量,国家队增持数量巨大,买完肯定会列入十大持有人,这样一来从基金半年和年度报告中,就可以观察到国家队持仓的准确数量。

一季报和三季报里虽然不披露十大持有人,但会披露持有基金份超过20%的持有人动向。国家队持有ETF的份额巨大,在增持的绝大部分基金里,都已经超20%,因此也可以观察到其踪迹。

今年二季度,国家队进一步增持,我按照各基金二季度的均价,估算了国家在各指数上的增持金额:

  • 沪深300,1308亿元;
  • 中证1000,306亿元;
  • 上证50,220亿元;
  • 中证500,189亿元;
  • 科创50,42亿元;
  • 创业板指,41亿元;

合计约:2100亿元。

我估计在4月关税利空出来、市场大跌后那段时间,国家队买入比较集中,实际买入成本会低于二季度均价一些,投入反正就2000亿元左右的量级。

三季度,国家队持仓与二季度没有观察到任何变化,既没有增持,也没有减持。

没有增持很好理解,三季度市场已经开始涨了,不再需要投入维稳。

减持一直是大家担心的,9月份和现在差不多高,减持一些也没什么不合理,但国家队并没有动作。

按照2015年救市的经验,国家队是等了很长时间,到2020-2021年市场涨到偏高的位置才逐步退出的。作为履行平准基金的主体,可能还是会考虑自己操作的影响力,在市场足够稳固且价格够高的位置再开始退出。

咱们之前估算过,国家队在2024年上半年增持投入约4400亿元,2024年下半年投入约3100亿元,加上2025年上半年投入的这2000亿元,合计投入了大约1万亿元。

在极少数ETF上,国家队做过一些很小幅度的减持,看起来更多是对基金选择上的调整,总仓位则是在持续增加。按照现价估算,国家队的持仓市值约1.5万亿元,浮盈约50%。

以上估算会有一定的误差,看个大概。

回想当初,国家队都是大张旗鼓地公开买入,从ETF放量上每天都能看到,还天天发新闻说自己在增持,但那时候市场很恐慌,信的人不多。如今再回头看,真的是买得低又拿得住。

2025年10月29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32.7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94.3%,PB分位53.2%,估值处于高位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40.7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12.3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