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,市场不必过度担忧。虽然冲击力度会递减,但A股当前估值已处高位,缺乏安全垫。投资者应保持定力,制定好应对策略,不必跟风追高。

贸易摩擦又升级了,上周五我们宣布了稀土的出口管制措施,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贴,说将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%额外关税,还要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。

这两个新措施是双方经贸摩擦螺旋升级的延续,虽然几轮经贸会谈后,双方一度有所缓和,但美国总是过阵子就搞点新措施加码,比如10月14日起就要对中国籍和中国造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,于是我们也新增措施反制,就变成了一边出一张牌的交替升级。

受利空冲击,周五美股已经先跌了,标普500指数-2.71%,周一就要看A股怎么消化了。

有人会拿这个消息和今年4月初比,那一次是特朗普抛出全球“对等关税”方案,万得全A指数受利空冲击,跳空开盘后继续走低,收盘大跌-9.26%:

万得全A

虽然都是关税冲击,但历史也不会简单重复。

有利的方面,每次新关税政策的冲击力度是会明显递减的。

一是新增关税对出口的边际影响本身就会下降,从0%提高到50%会影响很多产品出口,但从50%再提高到150%,增量影响就不会太大了。

二是市场逐渐对高关税消息脱敏。从过去经验看,特朗普的政策一向反复摇摆,尤其喜欢咋呼一下再往回收。一开始市场不知道,都按咋呼那一下子定价,结果发现总是过度反应了。现在关税威胁这一套都不知道用了多少次,信的人自然会变少。

三是此一时彼一时,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发动贸易摩擦以来,我们在各方面都在做准备,影响也有了缓冲空间,表现在对市场的影响,2018年那一波经贸摩擦对市场冲击强且持久,到今年4月就缩短为一日冲击了。

不利的方面,当前A股位置已经比较高,相对2018年和今年4月,都没有足够的价值安全垫,即便没有关税利空,就按价格本身来看,也有充分的理由发动下跌回调了。

所以呢,有这波关税利空,不一定就会触发持续调整;没有这波关税利空,再涨下去也总有一天会有调整到来。与其担心会不会跌,不如提前想好“如果跌了怎么办”、“如果继续涨怎么办”,都想清楚了,无论跌不跌也就没什么好担心了。

我的话,预定计划没有任何改变,会继续等涨到起卖点再开始分步卖,涨不到就继续持有。新消息总是会不断冲击市场,如果在消息出来后跟在后面跑,永远也不可能追上波动的节奏,不如以不变应万变,既然追不上四处乱跑的兔子,就不如守株待兔,等着兔子撞上我们设好的陷阱。

2025年10月12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30.6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93.0%,PB分位51.1%,估值处于高位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9.7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11.0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