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说的“殊途同归”指左侧和右侧择时策略。这两种策略看似不同,但都基于人性弱点。左侧择时等待恐慌底,右侧择时等待趋势确认。这两种方法都依赖市场最终会修复或强化原有趋势的信念。
跟大伙分享一个我最近的思考。
做择时有两个派别,左侧和右侧,这个大伙肯定都很熟悉了。
以买入为例,左侧是在最低点出现前的下跌过程中买入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抄底。右侧是等最低点出现后,反弹一段再买,也就是追随趋势。
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误解,说右侧更安全,理由是左侧买时不知道低点在哪,熊市不言底,可能被套很深;而右侧等待趋势确认后再买,虽然浪费了一点涨幅,但更安全。
这个说法太理想化了。看下图红点的位置,在这里买入是左侧还是右侧?
答案是并不能知道,得看后面怎么走。如果后面继续上涨,像下图这样,那就是右侧:
如果后面又跌得更多,像下图这样,那就变成了左侧:
市场走势并不会是一路跌到底再持续反弹这么规整,是不是右侧只能事后回看再确认。当我们在以为的右侧买入时,其实并不会更安全,一样也可能被套很多。
有人可能会说,趋势交易是有止损的,买入后如果又跌了,发现不是真的右侧,那就止损退出,以小亏损为代价来等待一波大行情。
说得没错,但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如果持续出现右侧买入又回落的假信号,就会不断买入、不断止损,产生持续的损耗,如下图红点买、绿点卖,虽然每次的损失不大,但可能持续发生,积累起来也会亏不少,最关键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:
做趋势的人都想等一波大行情,覆盖掉损耗后还能赚钱,那么势必要回答一个问题:凭什么认为大级别的行情必然会发生?会不会市场一直在小幅波动中上涨或下跌,一直等不来大行情?
从原理上说,大级别的行情是羊群效应和反身性的表现,上涨开始后,总会有人想跟着赚钱而加入,加入进一步强化上涨,又会吸引更多的人。从这个角度看,行情确实有强化自身的特点,让它更有可能发展成持续的大行情。
这才是趋势交易者信仰的根源,大行情总有一天会发生,正是由于人性的特点本身,羊群效应,看到别人赚钱后的贪婪,这些不变,大行情就不会缺席。右侧买入并不是在捕捉什么神奇信号,而是瞄准了人性的弱点,等待集体的癫狂或恐慌迟早会出现。
和右侧不同,左侧买入的根本信仰是均值回归,即认为当前过低的价格是恐慌情绪冲击出来的,这时候买入,等待情绪变化势必会有价格的修复空间。
它其实也一样是瞄准了人性的弱点在交易,同样也是认为市场总是会出现集体的恐慌或者癫狂,一旦识别出来,就反向交易。
择时是为了创造大盘之上的超额收益,有人跑赢市场就势必有人跑输,超额收益只能来源于其他投资者所犯的错误。
左侧和右侧有不同的信仰,但殊途同归,都是瞄准了人性的弱点。只要市场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交易,人性不变,这些策略就不太可能完全失效。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左侧还是右侧都强调纪律,纪律的用处就是帮我们克服容易动摇的心理。
卖出和买入的道理类似。下图红点的位置,是左侧的卖点还是右侧的卖点?
只有事后才知道,但它是什么并不重要,这里是不是就要卖出、计划卖点选择的高低,也都没有那么重要。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能够信仰并坚定执行的方法,少犯错,然后等待市场犯错。
2025年9月23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9.4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89.6%,PB分位49.3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8.7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9.4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