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韭菜投资学认为,不应因市场下跌就恐慌。投资应等到估值处于明显高位且市场情绪狂热时卖出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有足够大的回落空间,从而在低位接回来的概率更高。

经过这连续三天的调整,肯定会有不少人担心行情就这么结束了,同时也会有不少人觉得是牛回头。

到底是见顶还是上涨中继,只有等走完了回头看才能知道,现在去纠结也没什么用。

咱们永远猜不出行情什么时候转折,市场里唯一确定的就是波动本身。即便这轮牛市后面真的还能延续,也不太可能一路上涨,肯定会充斥着各种级别的波动。

我决定是否要卖出时,是不考虑对行情的预期的,对后面看涨还是看跌不持有观点。我只考虑一件事,是否估值处于明显高位且市场情绪已经狂热,这两者总是相伴相生的。

之所以要等到狂热把估值带到明显高位,是因为只有这时卖出,才有足够高的概率能在更低位接回来。

上市公司会不断盈利,指数的价值中枢就会不断提高,即便股价不变,估值也会随着时间推进而缓慢下降。

如果只是在估值稍高一点儿的区域就卖出,可能只需要比较短的时间来释放业绩,就可以让估值回落,这时指数可能并没有下跌,估值却变得不贵了,这样我们就不一定能等到更低的点位接回来。

只有估值处于明显高位时,才有足够大的回落空间,这时候卖出才是有足够高胜率的操作。

之前有读者问,如果A股以后走慢牛,我们在上涨中卖掉,接不回来怎么办?其实上面说的就是解决办法,等到估值明显高位再卖。疯牛相比慢牛的区别,就是估值水平会冲到明显过高,透支太多的未来业绩,这时候再卖出,错过慢牛的风险也就足够小。

但如果设置比较高的起卖点,就会增加坐过山车的可能,万一这波冲不到那么高怎么办?

我们能做的就是平衡,坐过山车和踏空行情是天平的两端,我们只能尽量平衡两边的风险,选取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起卖点。

一个投资者越愿意承担风险、越善于创造超额收益,持有就对他更有利,就可以选择越延迟的卖点,反之则可以更早兑现收益。起卖点是个性化的选择,并不存在最佳的位置,但无论怎么设计,坐过山车和踏空行情这两端的风险总是同时存在的。

如果就是冲不到,那说明市场没有给出足够好的卖出机会,没有好机会就没有操作的空间。

投资有风险,说的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,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、带来何种结果。所谓风险管理,就是预先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,让自己在各种情况发生时都“可接受”。在坏情况可接受的基础上,才能期待市场给出更好的结果。

2025年9月4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0.9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85.8%,PB分位45.3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7.0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6.7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