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跌后有两个问题是为什么跌和后怎么看。韭菜投资学认为无法预测市场,因此不分析原因。投资方法是寻找情绪极端等高确定性事件,并逆向押注。当前A股估值偏高但不够显著。
每次大跌之后,我最经常被问到的有两个问题:
- 为什么跌?
- 后面怎么看?
但这两个问题都不会有答案。
为什么跌,确实可以找各种理由来解释,但仅限于马后炮,即看到跌了,拿这些理由来解释说得通,但如果能提前看到这些理由,却无法判断后面会不会下跌。这些解释无法建立必然的因果联系,无法在未来复用,也就无法指导投资。
后面会怎么走,我自己完全没有看法,也不相信其他人的任何看法,我就是相信没人能持续成功地预测市场。
所以对我来说,并不能依靠“分析原因”来“判断未来走势”,只能考虑有什么办法能在一个不可预测的系统中赚钱。
我的办法就是去寻找系统中的高确定性事件,并只在高确定性事件上押注,对于系统中大量的随机波动,则选择承受,并通过仓位、分散化把波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。
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天气预报的世界里,那么很难知道明天的气温比今天高还是低,这种无法预料的事件就可以看作是随机的,我们不太可能押注它来获利。
但我们知道现在是夏天,3个月后是冬天,3个月后的气温大概率比今天是低的,这就是个高确定性事件,我们选择它来押注,就大概率能获利。
股市的道理是一样的,明天、下周、下个月涨还是跌,都是随机事件,都不太可能押注它们来获利。
但如果股市处于情绪冰冷的极端低位,那未来大概率就有上涨的空间,如果股市处于情绪狂热的极端高位,未来也大概率会有下跌的空间,股市也有冬夏轮转,这就是高确定性事件,押注它们就能大概率获利。
和天气有所区别的是,股市变化不像太阳那样有明确可预知的周期,它就像三体里写的乱纪元,暖季寒季持续时间和温度高低都是不确定的,押注的难度也更大,需要更高的时间成本去等待均值回归。
但无论如何,在极端情况下逆向押注,总会有更高的胜率和获利空间,这些极端情况也就是我们耐心等待、想要捕捉的“机会”,越好的机会就越稀缺,往往还越惊悚,吓得人不敢买,或者诱惑得人不舍得卖。
而在非极端情况下,就没有那么高的确定性事件,市场里90%以上的时间都没有明显的交易价值。很多人经常会问,现在这个还能不能买、那个适不适合卖,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存在显著的机会,不够显著我们就识别不了。
所以对于今天这个下跌,我觉得也没有任何信号意义,后面怎么走都不知道;当前位置偏高,但对于我来说高得还“不够显著”,那能做的就是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等待。
2025年9月2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3.8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89.3%,PB分位49.0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8.6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9.1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