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需充足信心,能应对错误。市场估值显示股票吸引力高,但估值偏高,未来或需下跌39%至15年最低估值。
有一个心得跟大伙分享。
在做一个投资决策之前,我喜欢考虑以下两个问题:
- 是否有充足的信心?
第一个标准就是,能否不在意其他人的观点?
如果需要去问别人能不能买、看不看好,那其实说明自己的信心并不充足,这时就特别容易被各种噪音干扰。
而我们听到的东西,并不一定是正确的。超额收益只可能来源于与主流相悖的观点,我们最容易听到的就是主流声音,如果跟着它们走,那大概率就是追涨杀跌,低时大家都怕,不敢买,波动时大家都担心,拿不住,涨的时候大家都贪婪,不舍得卖。
听专家、博主的也不靠谱,没有人能一直看对市场,而且往往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,如果自己没有清晰的想法,也同样无法判断别人谁说得对。
信心的第二个标准,如果未来市场表现和自己的预期不符,是否仍然能坚持自己,有信心是市场错的更离谱?
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,就比如在大跌时分步抄底,一路跌一路抄,眼看仓位涨得很快,这时候有没有信心继续把策略执行完?
回想一下2024年2月和9月的两次下跌,实际上很多人都做不到,跌得超出预期后就会怀疑自己。
如果以上两个标准中有任何一个是否定回答,那就是信心不足,信心不足的事情就不应该做。
因为实现超额收益的原理,就是在市场错误定价时抢先交易,等着市场纠偏修复。但修复是需要时间的,总不可能是我们一操作完就立即修复,道路是曲折的,如果没有信心,大概率就扛不住中途的波折。
- 如果最终真的是自己错了,是否有应对预案并能接受后果?
即便有充足的信心,也依然要给自己留后路,要预先考虑如果最终真的做错了,要如何应对,所造成的亏损是否能够承担。
如果不利情况都能接受,那剩下的就都是更好的情况,也就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了。
2025年8月28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5.7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89.7%,PB分位49.7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9.0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9.7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