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牛上涨依托利润释放,疯牛因估值泡沫化风险高。设定起卖点参考估值透支涨幅,A股现处偏高区间,需分步随涨随卖降低风险。
上周写卖出策略,有读者问,如果卖完了市场不跌,一直慢牛上涨怎么办?
怎么叫慢牛呢?我理解就是市场以较慢的速度稳步上涨,不像疯牛那样大幅上冲后又大幅回落。
区分慢牛和疯牛的关键,就是看估值是否被推高到了离谱的程度。
如果估值处于合理的范围内,最多比中等偏高一些,都可以依靠上市公司随时间释放利润来慢慢消化,这样就可能走出慢牛。
但如果估值被推高得很离谱,产生了泡沫,那就大概率会迎来泡沫破灭的暴跌,也就变成了疯牛的走法。
想要避免卖完后一直慢牛上涨的风险,解决办法就是设置合适的起卖点,等到估值明显过高再开始卖。
怎么才算明显过高呢?
咱们之前说过一个参考方法,就是透支未来3年的涨幅。
2010年以来,万得全A指数的PE和PB估值中枢平均上涨速度大约是年化7%,也就是假设估值没有波动,指数平均每年应该有7%的涨幅。
如果不买股票,把钱去买较安全的货币基金,咱们就算有1%的年化回报吧,那么持有万得全A的增量回报就剩下年化6%。
估值处于历史中位附近时,持有指数是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的状态,那么如果比历史中位贵6%,就相当于透支了未来1年的涨幅;比历史中位贵12.4%(1.06*1.06复利计算),就相当于透支了2年的涨幅;贵19.1%则透支了3年。
如果透支1年涨幅时就卖,假设未来1年估值没有跌下来,指数通过估值中枢上涨,也能回到正常估值状态,然后就可能接着走慢牛,这样卖出就不一定能有接回来的交易空间。
A股一轮牛熊持续的时间,从历史上看多在2-3年,如果已经透支了未来3年的涨幅,我觉得大概率能等到明显更低的位置接回来,这时卖掉也就应该是更合理的选择。
目前的位置,相比中位估值已经贵了大约7%,已经透支了1年稍多一点儿的涨幅。
如果市场在这里调整或者震荡,用时间来消化估值,那未来就有可能形成慢牛。
但如果继续快速上涨,透支越来越多的涨幅,那变成疯牛的概率就会加大。
从这个位置再涨约5%,就是透支了2年涨幅;而从这个位置再涨11%,就是透支了3年涨幅,我觉得就算进入了明显偏高的区域。以上说的是万得全A指数,或者看中证全指也差不多,不是上证指数。
当然了,这些都是非常粗略的估计,只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参考,精确的数值其实没有什么意义,就比如,透支2年或者4年涨幅时开始卖可不可以?其实也没什么不行,哪个好最终都得看运气。
就算真的有疯牛,能冲到哪也是不一定的,到了明显偏高的区域之后,仍然可能继续涨很多,最高点在哪是没法把握的。我们能做的就是采用分步随涨随卖的方式,去在疯牛冲高的过程中争取一个较平均的卖出价格。
2025年8月18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1.3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85.0%,PB分位46.8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7.1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6.7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