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法精准判断高点,应设定起卖点和回撤纪律分步卖出。示例中起卖点6300点,回撤8%卖出剩余仓位,争取平均价格,接受多种结果。
今天跟大伙聊聊我对卖出的一些想法。
首先要接受的一件事:好的卖点是无法把握的,我们没有办法预知市场能涨到哪,也就不可能实现在最高点附近卖出。
我们能识别的只是一个适宜卖出的区域,即估值偏高的区域。现在算是刚刚进入这个区域不久,但这个区域有非常大的可能范围,既可能明天就掉头向下,也可能再涨30%、50%还不停。
既然卖在最高点是无法实现的,那该如何制定卖出计划呢?
我的思路是:争取在大部分情况下,让这个计划都有可接受的结果,而不追求某种特定情形下能拿到最优解。
我会设置一个起卖点,到达起卖点后分步随涨随卖,直到卖光为止;如果在卖光之前,市场就回落了,那么当从创出的最高点回落达到一定幅度后,就卖出剩余的部分。
示意例子:
万得全A指数目前是5751.93点,我计划6300点开始卖出第1份,总共分为15份卖,第1份卖出后每上涨3%就再卖出1份,这样到9529点卖出最后一份。
最后一份的9529点,相比6300点有51%的涨幅,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卖出区间,正是因为我们判断不了高点在哪,才设计了一个如此宽泛的卖出区间来争取平均的卖出价格。
6300点作为起卖点是个性化的选择,并没有一个最佳合理值,对风险谨慎的人可以选择更低,能容忍风险的人可以选择更高,它就是“达不到这个位置我坐过山车也能甘心”的心态平衡点,我觉得从当前位置到再向上20%,这个大致范围内当起卖点都算合理。
如果市场没有涨到我们卖光最后一份,就跌下来怎么办呢?
我还会增加一个回撤卖出的纪律,如果万得全A指数从这波创出的最高点回落超过8%,且回落后的位置仍然高于起卖点6300,我就卖出手头剩余的仓位。
比如万得全A指数最高涨到了8000点,这时候我已经卖出了9份,还剩6份没卖,市场就开始回落了,且回落幅度超过了8%,即跌破了7360点,这时候我就将剩余的6份全部卖出。
但如果市场最高只涨到6400点,我只卖掉了第1份就回落了,此时6400点跌掉8%要到5888点,已经低于了起卖点6300,那我剩下的14份就继续持有,不会卖出。
这个做法,一方面是保证所有的卖出位置都高于起卖点,不到起卖点就选择继续持有,另一方面避免泡沫破灭后没卖完的部分坐过山车,仍然在偏高区域把它们卖掉。
8%回撤这个判据,也没有最佳值,在合理范围内随便取就行了,合理范围大致可以是3-6倍的日平均波动浮动,比如一个指数最近一个月每日最高价最低价之间的平均波动幅度是2%,那就可以取6%-12%,也不需要精确,大概差不多就可以了,总之波动越大的指数,对于回撤的容忍也应该越高。
如果指数涨不到起卖点就跌了,那就坐过山车,起卖点我们选的就是“达不到这个位置我坐过山车也能甘心”,因此可以接受。
如果疯狂大牛,15份随着上涨全卖掉了,那我们取得了平均7812点的卖出价格,也还不错。
如果牛市半道回头,那上涨阶段我们反正分步卖了,没卖掉的在距离高点8%的位置也卖掉了,且仍然高于起卖点,整体上也在牛市区间内完成了减仓,可以接受。
如果牛市半道回头,回撤8%之后骗我们都卖光了,然后它又涨了……其实我们卖出的位置和上面一种情况是一样的,仍然是可以接受的,只是后面又多了个牛市没吃到,那也没办法,运气不好只能认了。
这个就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争取“可接受”结果的思路。
以上的点位、卖出间隔、回撤判据,都是我随手写的,没有实际意义,仅仅是演示举例,主要还是跟大家讨论思路。实际上如果持有的是某个指数,那也不用看万得全A,就看自己的指数就行了。
其他信息:
-
美国7月PPI远超预期,同比+3.3%,预期+2.5%,核心PPI同比+3.7%,预期+2.9%。通胀指标超预期使降息预期再度受挫,数据公布后美股期指跳跌约0.5%。
-
2025年8月13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8.2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83.2%,PB分位43.1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5.8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4.7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