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微盘股涨幅优于大盘股。市场分析常被证伪,需警惕信心泡沫。当前A股估值偏高,未来或需下跌35.2%至15年最低估值。
当前这波牛市,小微盘股的涨幅要好于大盘股。
下面是沪深30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、中证2000指数今年以来的走势图,市值风格越小的指数,表现越好:
我就想起2020年到2021年,那时候很流行一个说法叫“A股美股化”,说A股会变得和美股越来越像,将来会是少数权重大公司持续推动市场上涨,小微盘股里面有太多资质不行的,将来会有一批退市。
这个说法在当时有很多支持者,就是因为那波牛市是大盘股领涨。人们总是喜欢给现象找原因,再反复论证把这些原因合理化,这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都相信上涨不是泡沫,而是合理的,给继续追涨买入制造理由。
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,并没有什么A股美股化,有的只是破裂的泡沫,抱团散伙后,这些权重股成了下跌的重灾区。
2024年1-2月份,A股大跌,国家队出手稳定市场,增持了各个宽基指数ETF,其中以沪深300ETF增持最多。
当时也流行个说法,国家队重点买权重股,将来大盘股会跑赢小盘。
在国家队的增持期,权重股确实受益于托底买入,跌幅更小,表现一度好于小盘,但在随后市场的自发反弹中,小盘则迎头赶上,今年开启的这波上涨,小盘更是一路领先。
市场里总是充斥着各种分析和解释,很多听起来都还挺有道理,也会广为传播,但事后回看就会发现,极少能有真正的预见性。
A股这波涨得挺好,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分析和解释,来论证上涨的合理性,来解释为什么小盘股应该获得更高的估值。听到人人都在说的事后,就容易信以为真,而风险就容易在过度的信心中滋生。
我建议大伙对于各种说法、分析、预测、观点,都不要相信。市场的参与者太多了,是一个极度复杂、不可预测的博弈系统,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,能确定的只有当前的价格,要考虑的也就是这个价格下是否要卖出。
提前制定好交易计划,到了目标位就分步慢慢卖,同时想清楚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形下自己如何应对:如果涨不到目标位就跌了怎么办,如果涨过目标位还继续涨很多怎么办,得失都先考虑清楚,不要等到时候现想,等价格真到了,就坚定按计划执行。
2025年8月13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8.9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83.8%,PB分位44.4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5.2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5.3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