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当前市场偏高,缺乏底部价值支撑,买入胜率和赔率低。滞涨板块补涨概率难料,不建议切换。保持组合分散性优先。

有读者问,如果现在仓位不够,适不适合再买点儿?虽然市场整体偏高了,能不能找一些相对没涨的板块买一些?

总体上我觉得目前已经不是买入的好时机了。

好的买入时机是需要有底部价值支撑的,那时向下的空间小,向上的空间大,胜率和赔率双高。

现在距离价值底已有相当的距离,向上向下都有相当大的空间,买入就是在赌方向,是可能赚钱,但也可能深套,在胜率和赔率上都没有优势。

那如果之前没买,现在仓位不够,看着上涨心里难受怎么办呢?

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,便宜的价格已经没有了,只能接受错过,等待下一次机会再出手。

如果实在难受,最多用小钱买个安慰仓,这个钱要小到它跌掉50%自己也能接受的程度。

还有读者想找一些相对没涨的板块买。

没涨的板块也不一定是真便宜,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,当市场整体处于偏高的环境中时,想找到真正便宜的板块是更难的,这就像是沙里淘金,不如等到遍地黄金的时候随便捡一些。

就算真的找到了被冷落、相对便宜的板块,未来也并不一定就会补涨,以往的牛市中就出现过各种可能。

比如2013-2015那波的牛市,是创业板先于2013年启动,大盘权重股没怎么动,到2014年四季度,地产、银行、基建这些滞涨的大盘价值股突然启动补涨,出现了一波风格切换,但在进入2015年之后,再次切换为中小盘风格领先。

而在2019-2021年那波牛市里,基金抱团的各种行业龙头股、“茅指数”几乎全程领先,滞涨的中小盘风格则持续跑输,没有补涨,直到2021年春节后泡沫破灭,茅指数开始崩盘,才开始跑输中小盘指数。

滞涨板块可能出现补涨,也可能干脆就不出现,要等到牛市结束之后,才通过相对泡沫板块更小的跌幅来消除估值差。

如果问我是不是现在买滞涨的板块会更好,我其实给不出清晰确定的答案,我判断不出未来哪个板块在上涨中会有更大的空间,在下跌中又能有更小的损失,对我来说它们就不是更有吸引力的选择。我自己目前并不会想向这些滞涨板块切换,还是以保持组合的分散性优先。

其他信息:

  1. 7月出口同比增7.2%,预期增5.8%,进口同比增4.1%,预期增0.3%,外贸数据再次超预期。

  2. 2025年8月7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5.3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82.1%,PB分位41.3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5.3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3.9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