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坚持分批卖出股票,设定起卖位置和卖出节奏依据个人风险偏好。当前A股估值偏高,但作者仍愿等待,视回撤风险和踏空风险调整仓位。
有读者留言问我打算什么时候卖,我说还想再等等,等真的快到我的目标位置再写,太早写也没用,万一后面到不了呢。
到时候我会采取分批卖出的方式,每涨一些卖出一部分持仓。最佳卖点是无法把握的,只能通过分批,在适宜的卖出区间内争取较平均的卖出价格。
其实我的目标位置也没什么讲究,就是在大概的区间内随便选的。从现在的位置再往上,考虑开始卖出都是合理的,并没有唯一的最优点位。
可以先问自己:如果明天股市就开始掉头向下,在当前位置没来得及卖出,坐过山车跌回去了,能接受吗?
对我来说可以接受,因为我觉得目前的估值位置还没有那么高,即便这波回去了,将来也还有机会能冲到更高,我愿意继续等待。
那么对我来说,目前的位置就还不需要卖。
将来市场涨得更高了,假设到了我觉得很多年才难得一见的估值,我可能就会变得难以接受跌回去,那也就是应该开始减仓的时候。
问问自己是否能接受跌回去?随着市场上涨,可以不断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,什么时候自己开始舍不得到手的利润回撤,不再能接受跌回去,那就是应该开始减仓的时候了。
确定了开始减仓的位置后,接下来问自己第二个问题:如果减仓后市场继续上涨,自己最少要保留多少仓位,才能接受踏空?
比如我保留80%的仓位,后面继续上涨,我就相当于踏空了20%仓位,这是我能接受的,那么我第一步就应该只减仓20%。
之后随着市场上涨,再按新的仓位重新问自己,是否能接受跌回去?保留多少仓位才能接受继续上涨的踏空?不断思考这两个问题,就可以制定出随涨随卖的节奏。
位置越高,回落的风险就越大,踏空的风险就越小,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卖,实际上就是去平衡回落和踏空两端的风险。
上面的两个问题,就是帮我们去确定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起卖位置和卖出节奏,它没有最优值,不同人不一样,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。
对我来说,因为很大一部分持仓都是股指期货,有贴水可以吃,能贡献一些额外的回报,保持持有对我更为有利,因此我设定的起卖位置会更高一些,整个卖出过程也会拉得比较长,这并不是最优的选择,仅仅是适合我的选择。等真的快卖出了,我再写具体的计划。
2025年7月30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4.9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81.0%,PB分位39.4%,估值处于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5.0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3.3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