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韭菜投资学暂停定投权益,转向债券配置,因估值偏高。建议投资者考虑不利情况预设仓位,低位建仓可提高收益。当前A股距离15年估值低位需跌33.3%。

目前这个位置,我自己将暂停定投权益,每周固定的定投金额将100%投入债券。

原因是目前估值分位已经超过中位值,虽然还在大体中等的区间,但筹码已经不再便宜。

有人可能会担心,如果未来有一波行情,现在不买了岂不是错过了吗?但有没有行情是不一定的,如果未来跌了,高位买的筹码就会拿得很难受。

我们无法预测走势,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每一次买入都买在物有所值的位置,在已经积攒这么多筹码的情况下,这个位置我觉得没必要额外增加边际投入,无论是定投还是存量资产的配置,都是这个道理。

不再投入并不是说看空市场,我对走势没有任何预设,只是觉得目前的位置再买,已经不够划算了,但我已经持有的仓位,仍然愿意继续持有,等待更高的卖出机会。

等到多高呢?从目前的中等位置再往上,都算是可以卖出的合理区间,风险偏好低的人可能会想早些卖,风险容忍高的人可能就想多等等,目标点位的选择千人千面,都没有错。

我属于资金期限比较长、对波动无所谓的性格,就喜欢多等等。目前距离我愿意卖出的位置,还有不小的距离,所以暂时我还不会考虑减仓,等开始减的时候再跟大伙说。

考虑适合自己的减仓位置,我的原则就是做假设预想:没到这个位置就跌回去了,自己可以接受,认为持有的筹码仍然值得;过了这个位置还继续涨,自己也可以接受,认为卖出的利润已经足够丰厚。这两种情况自己可以大致平衡的接受,那这个位置就是适合自己的减仓位。

这个说的减仓位置实际上应该是个区间,通常来说到达某个目标位置后,随涨随卖,取得一个平均的减仓成本,在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。

昨天还有读者问,说如果现在是空仓,该买到多少仓位合适?

这个问题有些棘手,买吧,位置不那么合适,完全不买吧,万一真有行情就踏空了。

我的建议是先考虑不利情况,即如果买入后,市场没涨,反而跌了,怎么办?按照万得全A指数来看,现在距离近15年的估值低位,大约有33%的跌幅,如果买的是弹性更高的指数或者个股组合,可能的跌幅会更大,面对这样的跌幅自己能承受多大的仓位,那就只能买到这个仓位。

有人可能会想,这样上的仓位少,万一有行情赚得少怎么办?那没有办法,已经错过了合适的建仓时机,就不可能期待完美的补救,任何时候都得先考虑活得长,才能再考虑赚钱,把不利情况撑住了,后面真实发生的就都是更好的情况,才不容易出岔子。

实际上如果之前就用这个模式去思考,在低位时应该已经建立了比较满意的仓位,当距离15年估值分位只有5%、10%跌幅的时候,因为可能的跌幅更小,在同样的风险容忍度下我们就可以上更多的仓位,也就不会有现在空仓怎么办的问题了。

仓位是用来平衡下跌和踏空两端的风险的,低位时空仓和在高位时满仓,同样都是让自己处于高风险的状态。

2025年7月16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1.3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76.1%,PB分位32.0%,估值处于中等偏高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3.3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0.7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