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分A类低风险低回报、B类高风险高回报、C类高胜率高赔率但难捕捉。价值投资和逆向投资属C类机会,需识别错误定价及抗住情绪压力。
咱们平常总说高风险对应高回报、低风险对应低回报,实际说的是投资机会的胜率和赔率。
胜率,描述的是参与一个机会能赚钱的概率,对应风险。
赔率,描述的是参与一个机会可能的获利幅度,对应回报。
低风险低回报,即高胜率、低赔率的机会,简便起见咱们称为A类机会,就比如买货币基金或者债券,赚钱的概率很高,但可能的涨幅很低。
高风险高回报,即低胜率、高赔率的机会,咱们称为B类机会,就比如买股票,俗话说七亏二平一赚,就是说赚钱的概率很低,但可能的涨幅很高。
A类和B类机会本身没有优劣,只是适合不同的风险偏好,它们都是市场的正常定价,都称不上好机会,也不稀缺,想买每天市场上都有。
我们做投资,显然不会满足于A类或B类,最希望捕捉的是胜率和赔率双高的C类机会,这样的机会才能带来超额收益。
但C类机会一定是难于抓住的,因为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博弈,一个C类机会一旦大家都很容易识别并参与,交易行为就会立即推动价格变化,让机会消失,之后也会持续有人盯着,让机会难以复现。
因此,可持续、重复参与的C类机会,要么难以识别,要么难以操作,总之一定是有门槛的。
价值投资,就是识别出市场中未被正确定价的好公司,这种定价错误一定是很难识别的,也因此提前识别才能创造超额收益,才属于C类机会。
有人觉得买龙头企业、蓝筹公司就是价值投资,并不是,众所周知的好公司价格也一定高,无法带来超额收益,它只能属于B类机会。
逆向投资,就是克服群体情绪的恐慌或疯狂,在市场出现极端情绪时逆向交易,在跌得最惨烈的时候敢买,在涨得最狂热时敢买,还要忍受买入后的继续下跌或者卖出后的踏空,这种操作是反人性的,大部分人的心理无法承担,因此也属于C类机会。
等看到股价出现了上涨趋势,大家都觉得要涨、想追入跟着赚钱的时候,这时候C类机会就已经没有了,追涨杀跌只能属于B类机会。
每天的市场涨跌、各路资讯,其实没有太多意义,这些信息都已经消化在了当天的价格波动里,除非我们能像价值投资一样,提前发现市场对这些信息的错误定价,否则根据这些消息交易,也都只能是B类机会。
很多人会考虑,出了这个消息市场会怎么走,未来会不会发生这个、那个?除非真的能提出有别于市场共识的准确见解,否则这些考虑都无法带来更好的回报,只会徒增忧虑。
此外,别人成功的方法也通常无法简单复制。比如我们看到某个方法的历史业绩很优秀,想学习,此时会有多重障碍。
第一,很难区分优秀的业绩来源于运气还是方法。特别是关注度高、极为亮眼的业绩,大多需要集中押注于少数方向,运气成分往往更大,未来的波动也更大。
第二,即便优秀业绩真的来源于方法,如果这个方法容易学习和复制,那必然就会失效。只有这个方法难于学习或复制,恰巧又适合我们、正好能学会,此时才是有意义的。
捕捉C类机会的关键,不在于资讯或是方法,而是考虑清楚市场中有什么是“我能做到但大部分人做不到的”,会识别价值可以,能扛住情绪压力也可以,总之是要己有所长,为他人之不可为才行,这点才是建立自己投资体系的关键。
其他信息:
-
上半年国内GDP同比增长5.3%,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5.4%,二季度增长5.2%,略好于预期。
-
2025年7月15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1.2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76.1%,PB分位31.8%,估值处于中等偏高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3.3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跌0.6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