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议会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提议,但最终决定权在最高领袖和国家安全委员会,目前尚未实施。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石油运输关键,封锁可能扰乱市场并推升通胀,但对伊朗自身经济也有负面影响。市场对此反应有限,亚太股市普遍低开后走高。A股估值处于中等区间,距离历史低点仍有较大下跌空间。
中东消息有后续,伊朗议会已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但最终决定权在最高领袖和国家安全委员会,目前仍没有最后决定。
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石油运输咽喉,全球约20%的石油消费量和天然气贸易都要通过此地。
海峡最窄处只有33公里,伊朗位于海峡北岸,想通过舰队全面封锁可能比较困难,美国海军可以直接干预,但想要骚扰则很容易,布设水雷、导弹和无人机骚扰、小型快艇攻击,这类攻击手段神出鬼没、防不胜防。只要极大地增大航路的危险性,商船自然就不敢轻易走,一样能达到近似封锁的目的。
伊朗之所以威胁封锁海峡,是因为可以扰乱原油市场,造成短期内原油供应短缺,推升全球的通胀,打击对手的经济。
但这是一个自爆式的攻击方式,因为伊朗自身输出原油也依赖经海峡的运输。如果海峡被封锁,直接受影响的就是经海峡贸易的供需双方,供方就是包括伊朗自身的中东石油输出国,需求方主要是东亚,包括我们、印度、日本、韩国。
显然无论是供应方和需求方,都不是伊朗想要打击的目标,这大概就是历史上伊朗曾多次威胁封锁海峡,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封闭过的原因。
最接近封锁的,就是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开战期间,双方针对海峡内的对方及盟国油轮进行攻击,但这是因为双方直接开战,打击油轮可以直接打击对方经济,和现在的情况并不相同,而即便是那时候,也没有实行完全的封锁。
所以这次议会投票通过封锁海峡,看起来更像是对美国发动空袭的回应,表达强硬的立场,最终也未必真的会落实。看市场的反应,似乎也没有完全计入这个风险。
今天亚太市场普遍低开后走高,A股、香港、日本、韩国都是这个模式,只不过我们后来翻红了,日韩则是接近收平。
这个就是昨天咱们说的,利空消息在开盘后就会迅速反映出来,后面怎么走都是不确定的,所以等利空出来再针对其交易就没什么意义了。
我今天突然想到,咱们看股市的历史K线,过去100年美股好像一直在涨,其实这100年中也有许许多多重大的历史事件,从大萧条到二战,从石油危机到次贷危机,事后看似乎不过是K线上的一些波动,但如果回到当时,也都不知未来何去何从。
2025年6月23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7.2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66.6%,PB分位16.9%,估值处于中等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0.1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涨4.6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