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中,通过选择确定性高的“小确幸”来获取稳定收益是明智策略。例如,挑选费率低的基金、参与网下打新的固收+基金,或选择期指贴水更多的产品,都能在无法预测市场表现时积累优势。同时,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,接受市场随机性,逐步实现资产增长。

咱们总说市场难以预测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,谁都说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,股价走势自然也就没法分析准确。

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市场,想要分析谁涨谁跌是很困难的,我有个更“笨”但更简单的思路:去市场里找那些“小确幸”,就是那些回报虽小,但确定性很高的事情,先把这些稳稳抓住。在那些分析不清、预测不准的领域,则通过分散化来求平均,这样也能不断积累超额收益。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比如我们打算买指数或者增强基金。市面上好多基金都跟踪同一个指数,各种指标看起来也都差不多,这时候就可以选费率更低的。虽然一年下来,费率也就差个0.2%、0.3%,但这是百分百确定能省下来的钱,既然基金未来表现无法判断,那为什么不抓住能省的这一点呢?

万一费率低的这只基金,后面的表现特别差,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?未来表现谁也预料不到,选费率高的基金一样可能表现差。我的应对方法就是在费率低的里面,多挑几只同类基金打包买,分散减弱踩雷的风险。

再比如我们选固收+基金,很多时候一批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近似,都符合我们的要求,我们也没法预知哪个未来收益会更好。这时候,我喜欢选那些积极参与网下打新,且基金规模适当、打新带来的收益更强的。

因为网下打新也属于确定性较高的收益,规模合适、积极参与打新的基金如果能带来年化1%、2%的增强,在其他部分的表现无法判断时,就值得优先选择。当然,为了避免踩雷,也应该多选几只类似的基金来做分散。

再比如咱们前几天写的股指期货吃贴水,如果我分不清上证50、沪深30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哪个指数未来表现更好,那我就会选期指贴水更多的,因为贴水是高确定性能吃到的。

别小看这些“高度确定能赚点小钱”的事,“高度确定”这个属性在市场里其实是非常珍贵,也是值得去挖掘的。抓住这些“高度确定能赚点小钱”的事,在上面不断积累优势,在那些不确定性强、搞不明白的事情上,就接受它的随机性,通过分散化来求个平均表现。

这就好比是扔硬币,每次扔硬币,正面赢1元,反面输1元,这部分结果随机,我们没法预测输赢,只能去接受它。但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机制,每次扔之前,都能确定的先收到0.01元补偿,那就值得一直扔下去,这些钱就会慢慢累积起来。

与其去琢磨下一次猜正还是猜反,不如去多寻找几个补偿0.01元的机制。

其他信息:

  1. 5月CPI同比降0.1%,预期降0.2%,PPI同比降3.3%,预期降3.2%。CPI同比持平,PPI同比降幅增大,通胀仍然低迷,需求修复仍然在寻底阶段。

  2. 2025年6月9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7.1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65.7%,PB分位16.5%,估值处于中等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30.0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涨4.9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