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模糊的正确是指在估值分析中,不追求精确判断,而是通过识别极端情绪带来的市场偏离,捕捉相对高和低的位置。由于估值中枢可能因市场供求、行业ROE变化或成分股更替而偏移,历史百分位需结合时间尺度、观察对象和指标特性灵活分析,宽基指数估值更具参考价值。

我们经常用估值历史分位来判断市场所处的位置,即取过去一段历史区间,拿当前的PE、PB和历史值去比,看当前值在历史上所处的百分位。如果当前值比历史大部分时候都低,就认为当前估值较低,反之则认为偏高。

这个方法隐含了一个假设:PE和PB都会均值回归,即长期看它们会围绕一个较稳定的中枢波动,只有这样历史值才有参考意义。

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,在很多股票上,我们都可以观察到估值中枢的长期单向变化,比如银行股,观察近十几年的PB估值,我们会发现整体上是持续下移的,并没有出现均值回归。

下图是近20年银行业PB的变化,抛开牛熊波动,可以看出中枢是持续下移的。

近20年银行业PB的变化

导致估值中枢出现长期偏移的原因有很多:

  1. 市场整体层面,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会影响估值。在A股早期,股票数量很少,大家抢着买,就容易享受较高的估值。A股近20年来上市公司的数量快速增加,股票供应越来越多,估值的中枢自然就会下降。

  2. 行业和个股层面,ROE长期变化会影响估值。比如银行业的ROE这些年呈下降趋势,ROE代表单位净资产能产生的利润,它下降就意味着单位净资产的价值下降了,而PB就是对单位净资产给的估值,自然也就会向下偏移。

下图是近20年银行业ROE的变化图,2003年至2010年,银行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革,剥离了较差的资产后轻装上阵,ROE也提至了历史高点,随后这些年ROE则持续下行:

近20年银行业ROE的变化图

  1. 宽基指数层面,成分股的更替会影响估值。比如中证500,它的成分股是排在沪深300之后,自由流通市值次大的那500只股票,大致可以理解为自由流通市值排在301-800的股票。早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少,一共只有1000多只,排在301-800,就属于靠后的小盘股。但现在A股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了,排在301-800,就已经变成了靠前的中盘股。小盘股的估值水平,普遍会比大盘股高一些,中证500在成分股市值变大的过程中,估值就会出现向下的偏移,这种偏移也不会回归。

既然有这么多因素会导致估值中枢偏移、不能均值回归,那历史百分位还能看吗?

可以看,但是得加以分辨:

  1. 选取的历史参考期长短要适度。如果太长,太早期的历史值可能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;如果太短,没能覆盖一个牛熊周期,也就看不出估值高低能到哪。可以用5年、10年、15年这样不同的时间尺度,来观察估值分位,然后考虑估值分位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,分析哪些因素会均值回归,哪些因素是估值中枢偏移,这样往往能得出更合理的判断。

  2. 选取合适的观察对象。观察对象的业务和环境,都不应该发生不可逆的改变。换句话说,处于稳定期的企业和行业,才适合用历史百分位来做估值。

总体上说,宽基指数的估值分位要比个股和行业靠谱。因为宽基指数是很多股票和行业的平均,其中有向好的行业,也有衰落的行业,有的估值中枢上移,有的会下移,就会彼此抵消。作为市场整体的代表,宽基指数的ROE,就是市场提供给资本的平均回报率,这一回报率相比单一行业的ROE会更稳定,因此宽基指数相比个股和单一行业,其估值有更好的均值回归特性。

  1. 看估值指标时要分析形成原因。

PE直接和净利润挂钩,容易受周期波动影响。一家周期性强的公司,比如原材料行业、养猪行业,ROE是随着商品价格而波动的。在商品价格高的时候,ROE特别好,盈利也多,PE反而会显得很低,但这时候未必意味着股价低估,未来商品价格还会随着周期回落,那时候ROE、盈利都会降低,PE就会被动升高。因此,对ROE呈周期性波动的公司,不适合直接去看PE的百分位,更多的可以参考PB。

PB不容易受周期波动影响,但无法处理行业ROE的趋势性变化。一个处于上升行业或衰落行业的公司,其ROE可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,都持续增加或减少,这意味着单位资本取得的回报改变了,那PB的中枢就应该跟着改变,无法期待它均值回归。这时候就不适合使用PB估值,而更多的可以参考PE。

像当前,受经济复苏较慢和外部环境影响,企业盈利处于周期低位,PE指示的位置就会过高,而PB中枢持续下行,指示的位置就会过低,我们就可以中和这两种偏差,同时看PE和PB,以它们的平均分位作为参考。

侧重什么估值指标,要做什么样的修正,不同环境下的选择就可能不同,是要具体分析的。无论什么估值方法,都有其局限性,想依靠几个估值指标来准确判断位置,不太现实。我们看估值,更多是追求模糊的正确,希望来识别极端情绪带来的机会,比如过热带来的泡沫和过度恐慌带来的超跌,极端情绪会让估值产生极大的偏离,此时不需要太精确也能把握到,只要不被情绪所裹挟,就能捕捉到市场相对高和相对低的位置。

2025年5月28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5.2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61.7%,PB分位11.6%,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28.4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涨7.5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