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5年,买债券、买指数和买主动基金的平均回报相近,权益资产波动大且收益不如债券。拉长时间至10年和15年,权益资产表现更差,仅在特定低估值时期具备优势。市场并非随时适合买入,耐心等待和合理配置是关键。当前A股估值处于中等偏低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较高,但距离历史最低估值仍有一定距离。
过去5年,买债券、买指数、买主动基金,哪个能赚更多?
我今天偶然想到这个问题,就画图看了一下。
债券用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代表,它可以看作是买纯债基金能获得的平均回报。
指数就用沪深300全收益代表,它包含成分股分红再投资,近似于持有ETF可以获得的收益。
主动基金用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代表,它可以看作是买主动基金能获得的平均回报。
下图是结果,黑线是债券,绿线是指数,粉线是主动,近5年三者的回报相差无几:
按道理来说,权益承担了更大的波动风险,回报也应该更高才对,近5年指数和主动倒是承担了很大波动,收益却和债券一样,就显得很不划算。
是不是时间太短,没发挥出权益资产的优势呢?我又画了一张近10年的:
这下权益更差劲了,不仅波动大,收益还明显跑输了债券。不过这个起点选的确实让权益吃亏了,十年前的今天是2015年的5月,那时A股正在一轮疯牛的后期,位置太高。
那这个不算,咱们再看看近15年:
时间也够长了,起点也不算特别高了,债券和指数的回报差不多,主动则略好一些,主要靠着2019-2021年那一波跑赢。
如果随便找个位置买入,不幸买在偏高的位置,那权益的回报大概率还不如债券;只有在足够低的位置买,权益的回报才有明显的优势。
我觉得这个图最大的意义,就是说明要有耐心,市场并不是随时随地都有适合买入的机会。不能因为想赚钱,就总是想买点什么,买不好还不如不买,没好机会的时候,真不如就老老实实买债券、等机会。
2025年5月22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6.6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63.5%,PB分位13.2%,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29.2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涨6.3%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