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沪深300指数的风格轮动表现为红利和价值风格在2021至2024年连续强势,质量风格则在2015至2018年表现突出,而成长风格和动量风格则时强时弱。各风格因子的表现差异显著,且轮动周期和幅度难以预测。当前A股估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较高,但距离历史最低估值仍有一定距离。

沪深300指数大伙都熟悉,和它相关的还有一套风格指数,是从沪深300的成分股中选出最具特定因子的股票构成。

比如300价值,就是从沪深300中选出最具价值风格的100只股票,价值风格是通过股息率、PE、PB、PCF(市现率)综合评估的。

此外还有:

300成长,选成长风格的100只,通过营收、净利润增速和内部增长率综合评估。

300动量,选过去一年相对于波动幅度涨得更多的100只。

300质量,选经营稳健盈利能力强的50只,要求ROE较高且稳定、现金流健康、毛利率较好。

300红利,选过去三年平均现金分红股息率最高的50只。

300等权,300只成分股等权重,相比于原版指数增加了小市值的权重,相当于小市值因子。

这些风格指数表现怎么样呢?下图是过去10年的情况,各指数都已经计算了全收益,即包含成分股分红再投资,近似于持有的真实回报。

按回报排序是:

红利>质量>价值>动量>沪深300>成长>等权

按回报排序是:红利>质量>价值>动量>沪深300>成长>等权

不过不能简单认为红利、质量这些因子就最好,因为不同时期各因子的表现差异是很大的。

比如我们看最近5年,排序就变成了:

红利>价值>动量>质量>沪深300>等权>成长

最近5年,排序就变成了:红利>价值>动量>质量>沪深300>等权>成长

如果看再之前5年,即2015年5月到2020年5月,排序又变成了:

质量>收益>红利>价值>动量>沪深300>等权

2015年5月到2020年5月,排序就变成了:红利>价值>动量>质量>沪深300>等权>成长

我把各风格指数历年的涨跌幅做成了一张表,在每一个年份横行中,格子最红表示该年表现最好的指数,格子最绿表示该年表现最差的指数。如果一个指数纵列里偏红的格子多,就说明它强势,反之如果绿格子多,就说明它更弱势:

各风格指数历年的涨跌幅

沪深300作为基本指数,是黄格子加上几个浅绿格子,也就是排在中等略偏弱一些。

红利、价值这两个有关联的风格,在2021到2024年连续强势。

质量风格则是在2015-2018年连续强势,那段时间股灾救市后,走过一段以上证50为代表的白马行情。

这些在过去十年表现较强势的指数,也都有各自的弱势期,不是从头强到尾。

价值和成长两个风格之间,互相轮动的效应很明显,一个强势另外一个就弱势。

等权算是这些年持续偏弱的风格,但如果从2015年再往前看,它其实是各风格因子中最强的,如果按照之前的统计在2015年后继续持有等权,那近10年就吃了亏。

看了这个表,我是感觉因子的风格轮动非常难抓,它一轮周期持续的时间、幅度变化都很大,很难就踩上点儿。有时候弱势一年就反转,有时候好几年也不见起色,有时候强势昙花一现,有时候又能持续好久。

2025年5月21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6.8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64.4%,PB分位14.0%,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29.6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涨5.8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