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投资学 -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

四次大底指的是2005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的四次阶段性低点,这些低点的共同特征是估值较低,通常对应较低的市盈率(PE)。文章分析了A股价值支撑逐渐提高的原因,包括市场扩容、ROE下降等,并指出当前A股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,未来价值支撑将保持稳定增长。此外,文章还提到定投计划、资产配置和保险产品的相关内容。

下图是2005年以来万得全A指数的走势,采用对数坐标,纵坐标轴上相等的距离表示相等的涨幅而不是相等的点位,这种坐标在观察长期走势时更为合理。我用红箭头标识出了4次阶段性的历史大底:

2005年以来万得全A指数走势

A股虽然有巨大的波动,但每次回撤到的低点还是逐渐提高的,这反映出来的就是价值支撑,随着时间上市公司不断盈利,积累的价值总是越来越多。

同时还可以看出,价值支撑提高的速度是逐渐减慢的,这背后可能有好些原因。

比如市场扩容,早期股票数量少,股票更为稀缺,上涨行情吸引大量资金入市,就很容易推高股市估值;随着这些年来股票市场扩容,股票增加的速度比资金更快,自然就会出现估值中枢的下降。

再比如ROE的趋势性下降。在2007年到2015年之间,A股的ROE水平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,而在2015年之后则变得相对稳定,呈现周期性的小幅波动。

这可能和早年经济增速较高、早期上市公司享受更多改革红利等因素有关,目前看来2015年以来的ROE水平应该才是常态,不太可能期待ROE涨回之前的历史高峰,那么自然也不能期待市场价值支撑的上涨速度能像以前那么高。

随着股票扩容速度趋缓、政策引导长期资金入市、以及2015年以来ROE逐渐趋于稳定,未来A股价值支撑的上涨速度既不可能回到以前那么快,可能也不会进一步明显减弱,而是保持近年来的增速继续增长。这就是我们认为在估值合适时持有股票更划算的原因——价值总是在增加的。

下图是2005年以来万得全A指数走势和PE变化的对应图,蓝色实线和上图的指数走势线一样,蓝色阴影则是对应的PE:

2005年以来万得全A指数走势和PE变化的对应图

我用同样四个红色箭头标识出了四次历史底部,可以看出,这几次历史底部都是估值较低的位置,当时PE都低于了水平绿色虚线,该虚线代表PE处于20%历史分位。

这个就是观察估值的作用,它无法指示精确的位置,但是能大致告诉我们,市场处于低的区域了。

买的位置足够好,就能解决一半问题,长期的回报就不会太差。如果还能卖得好,那就是锦上添花。

等待好机会出现,大胆买入,在市场没有过高时保持持有,等待价值支撑逐步提高,如果市场出现过高机会,就卖出,这就是我目前使用的大体框架。

之所以要等待过高的机会再卖,就是因为价值支撑在逐步提高,我们需要卖到足够高,才能保证市场有机会出现更低的接回价格。

2025年4月29日估值:

  •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3.2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  • A股PE分位58.0%,PB分位9.9%,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;
  •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27.2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涨9.5%。💸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