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亚太股市普跌,A股上涨一只独秀,但大小票分化非常明显。
按市值风格从大到小排序,各主要宽基指数涨幅:
- 沪深300(最大的300只):+2.11%;
- 中证500(第301到800):+1.18%;
- 中证1000(第801-1800):-0.96%;
- 中证2000(第1801-2800):-4.07%;
- 万得微盘指数(最小的400只):-8.88%。
一共5300多只股票,超4000只下跌,上涨的主要就是权重股:
以总市值作为横坐标(对数化),今天涨跌幅作为纵坐标画图,可以看得更清楚,市值越小越容易跌得多,市值大的普遍上涨:
北向资金一早就开始快速净流入,全天净流入81.08亿元,挺积极:
主要宽基ETF没有明显放量,看起来国家队并没有介入。
以上就是市场对于周末出的一系列新政的反应了。
有不少读者留言问对今天大小盘走势的分化怎么看,新政会不会导致小盘风格长期走弱、大盘风格异军突起?
从今天走势看,肯定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更利好权重股,而小微市值股票可能由于更严格的退市标准,面临更大的压力。
但并不能由此推论出未来大盘风格持续强于小盘风格,想预判未来哪个风格走强,就和想挑出哪个股票涨得好一样难。
大部分时候我们的预判都是一种后验式幻觉,即出现了某种现象,随后我们后验的为它找到原因来解释,并由此推论这个原因可能在未来继续生效。
比如今天的走势,现在来解释,就是因为大家都分析说新规利好大盘、利空小盘,于是很多人去抢大盘、卖小盘,但未来怎么走并不一定。
未来可能的情形一:这种情绪继续发酵,大盘形成抱团效应,真的让大盘股走出独立行情。历史上这种情况也多次发生,2013年的创业板、2016年的上证50、2020年的白马股,都性成过局部的抱团交易,出现过大的结构性行情。
未来可能的情形二:这种情绪没有持续,大家发现小盘股没有那么糟,像中证500实际已经是中盘股,中证1000也排在A股的前三分之一,即便按照收紧的退市新规,也不可能5300只股票退一半吧?反而是原本青睐小市值、配置微盘股的资金被挤出后,可能会转而选择这些次小的板块。
你们看,无论未来是大市值继续走强,还是小市值赶上来,都有理由可以解释,并没有哪种逻辑一定成真。
我觉得如果从分散配置的角度来看,选择各种市值风格来混合配置,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但想根据政策去判断未来哪种风格能走强,在我看来难以做出有交易意义的判断。
2024年4月15日估值:
-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.1%,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;
- A股PE分位32.6%,PB分位1.6%,估值处于较低的区间;
-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,大约还需跌21.0%,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,还需涨21.3%。💸